一丝不苟成语出处是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那么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中文发音:yī sī bù gǒu。
成语解释: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成语辨析:~和“一丝不乱”;都有“办事认真”。但~偏重于“不苟”;有一点也不马虎的意思;“一丝不乱”偏重于“不乱”;有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一点也不零乱的意思。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发音技巧:苟,不能读作“jù”。
书写技巧:苟,不能写作“荀”。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近义词:不苟言笑、小心翼翼、小心谨慎
反义词:粗枝大叶、马马虎虎
英语翻译:not to be the least bit negligent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毫不马虎。《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陞迁就在指日。” 巴金 《怀念鲁迅先生》:“事无大小,不管是自己的事或者别人的事,先生一律认真对待,真正做到一丝不苟。” 刘心武 《班主任》:“他的衣裤都明显地旧了,但非常整洁,每一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连制服外套的风纪扣,也一丝不苟地扣着。”
用一丝不苟造句:
1、老师是陪伴我们成长不可缺少的一员,她总是一丝不苟细心的教育我们,希望我们成为国家的栋梁!
2、他们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深受感动。
3、王祕书的工作态度向来一丝不苟,资料整理得完整有条有理。
4、虽然整体格局并不宏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是道具和服饰等都一丝不苟。
5、军训前我总是会问自己:军人真的那么一丝不苟吗?
6、浸湿喷上清洁剂,然后嘴里哼着《洗刷刷》,开始一丝不苟地工作起来。
7、老师批改作业一丝不苟,连一个逗号标错也被挑出来,而且还扣分。
8、对待工作要作到一丝不苟。
9、上课的时候,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听课,一丝不苟地做好笔记。
10、本公司之崇高信誉,全赖于我们对翻译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11、航天人千百次的火箭试验铸就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
12、他对生活秩序的要求向来一丝不苟,连自己头发都梳理得整整齐齐。
13、只见她把纸一张张的铺好压平,再叠起来,整个过程一丝不苟。
14、由于他一丝不苟地要求,才让品管部门屡次得奖。
15、十天来,教官们以身为范尽职尽责,认真、细致、耐心要求对每一个示范动作一丝不苟,对每一个细节解说不厌其烦。
作者吴敬梓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吴敬梓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四)。
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吴敬梓纪念馆简介:
吴敬梓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夏,为纪念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吴敬梓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原址在县城荷花塘畔平顶山上。有纪念厅七间,两庑十余间,围以花墙青瓦。1964年闭馆,1966年改作它用。1984年10月8日易址重建,1985年底竣工,198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文人纪念馆。
沿襄河出红栏桥迤逦向西,右手绿水涟漪的是舟门涧、古代全椒的护城河。现涧已疏宽,改名“新襄河”。过河上敬梓桥,一带高丘上,青堂瓦舍,粉墙掩映,殿阁参差,便是吴敬梓纪念馆。隔河遥对,是吴敬梓的故居“探花第”故址。高丘的西北方是一个古校场,吴敬梓叔祖吴勖倡建的北极阁遗址。
南面隔襄河即是吴敬梓少年时读书登临的尊经阁———触眼是作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场所,和融铸在《儒林外史》许多章节里的风土景物。在这里建馆,确能发思古之幽情,更深刻理解作家和他的作品。以上就是爱装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的全部文章内容。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